小蜗牛观察日记七篇
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,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,这时候,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。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蜗牛观察日记7篇,欢迎大家分享。
晚上妈妈做饭洗菜的时候,发现菜叶里有一只小蜗牛,妈妈拿着小蜗牛,小蜗牛在她手中不停地儒动,我找了一个塑料瓶,把小蜗牛放进去,然后放了一些水和菜叶子,我在瓶盖上扎了几个眼,这样小蜗牛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,小蜗牛的家也就弄好了。我写作业边观察它的动向,小蜗牛也许想出来,一直往上爬,但看见菜叶它又忍不住停下来,两个长长的触角,一会儿伸出来,一会儿缩回去,还有两个触角短短的,不仔细观察就看不出来。小蜗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,想起一首歌《蜗牛与黄鹂鸟》,对着它我小声地唱给它听,希望它能明白这首歌。
小蜗牛真小,背着那重重的壳,能爬的很远也可真了不起,虽然它很慢,但是它不懈地努力,最终爬到它要去的地方。
在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,我到院子里踢足球,累了便坐在台阶上休息。这时我看见一个小东西在慢慢地向前爬,仔细一看,原来是一只小蜗牛在背着它的房子一步一步向前爬,我顿时来了兴趣。
我蹲下身子开始观察,小蜗牛长着一对十分可爱的触角,一摇一晃,仔细一看触角上还长着两个黑点呢,想必这就是蜗牛的眼睛吧!我轻轻地用手摸它的“小黑点”,可那小眼睛像橡皮筋一样立刻缩了回去,变成了一个“黑疙瘩”多有趣!
我轻轻地吹了它一下,它以最快的速度将全身都缩了回去,这时我才注意到了蜗牛的壳,这里壳就是蜗牛的家,蜗牛一天到晚都背着它的“房子”四处行走。你可别小看这个“小房子”,它可是蜗牛的保护壳,它一但受到侵害或受到惊吓就会缩回壳中,并用粘液把口封住,如果外壳损坏或致残时,它还能分泌出某种液体来修复,这是多么的神奇!
蜗牛的脚十分小,几乎看不见,它的脚上有十分细小的软钩和一种粘液把它固定在地上,所以它会走的十分吃力和缓慢。
蜗牛你别看它小,不起眼,它可是一种值得敬佩的昆虫,它不怕干旱、不怕饥饿,遇到困难从不言败,它的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。
有一天早晨,我到楼下散步。咦,这是什么东西呀?原来是一大群可爱的小蜗牛、我小心翼翼地抓了一只最小最厉害的带回家琢磨。
小半整天背着重重的売,就像收藏家每天带着宝贝一样。据牛的牙齿是世界上最多的。有2560多顆,好像天上的呈星那么多,数也数不清,我仔细看它的嘴巴,可惜连一颗牙齿也找不到,好神奇呼!它还长着一条与众不同的舌头,因为舌头上有整亓的尖尖的东西,所以被称之为“齿舌。”
小蜗牛可以在绳子上、树叶上、刀刃上等等地方爬行。它就像是一位名存其实能飞走壁的武林高手,但是,它也特别的“懒。”记得有次,我把它放在筷子上叫它爬,它却一动不动,好像是在做梦一样。老师告诉我,蜗牛喜欢吃的食物非常丰富,有多汁水果,有杂草,还有软体动物等等食物。但是我抓的小蜗牛还很“挑食。”我把梨切成小碎粒给它吃,几天后梨纹丝不动,我又把菜叶子放它的旁边,没一会扎,它就吃得干干净净。
通过对蜗牛的观祭,让我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,也给我带来了欢乐,也激起我养小昆虫的兴超。我喜欢小蜗牛。
今天雨过天晴,我走在回家的路上,无意间发现了路边有几只蜗牛。对了,我们马上就要上“蜗牛”这课了,何不捉几只回家呢?于是我便拿出一张白纸捉了几只蜗牛。回到家里,我便迫不及待把它放在桌上,想研究研究它。只见蜗牛在桌上慢慢的向前爬,爬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一条湿湿的线,不一会儿那湿线又变成了白色的“丝线”了。真奇怪,那是什么呢?等上科学课的时候问老师吧,我想。对了,蜗牛喜欢吃什么呢?我问妈妈,妈妈说她也不知道。什么,妈妈居然也不知道,我想我不如做一个实验吧。
说干就干,我火速的拿来了肉、面包、热狗、落叶等食物放在面前,可是蜗牛面对这些丰盛的食物无动于衷,难道蜗牛对这些食物不感兴趣?突然,我想起老师似乎说过蜗牛吃食时,周围应该非常安静。于是我决定去做作业,一会再来看就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了。等我做完作业回来一看,那些食物还是原封未动,那些蜗牛却满捉的爬着我想蜗牛是不是挑食呢?我又把所有的食物来了一个“七十二”变:把肉变成木头,把热狗改成面条,又到厨房去拿来了一大把小白菜。等一切准备就绪后,我就躲在一个既能看得见桌子,又能把我自己掩藏起来的地方,悄悄的观察起来。不一会儿,我便看见有几只蜗牛停在了小白菜叶上,津津有味的吃着菜叶呢。呵呵,原来蜗牛喜欢吃新鲜的菜叶啊。蜗牛会游泳吗?我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了我的第二次实验。我将一个装满水的'杯子放在桌上,把一只蜗牛放入水中。只见那只蜗牛在水中把柔软的身体拉得老长老长,触觉也伸得老高老高的,那东倒西歪的样子好像在太空漫步的似的。糟了,蜗牛不会游泳!会被淹死的。我连忙把它捞起来放在桌上,还好还好,它仍然安然无恙,我这才舒了一口气。后来在科学课上,我知道了蜗牛爬行时留下的“白丝线”是蜗牛分泌的黏液。呵呵,好有趣的蜗牛啊!
今天早上,我画完画去厨房找早饭吃。 咦,水池上面的墙壁上有只可爱的小蜗牛。小蜗牛长得太怪了,它好像没有骨头,全身都是肌肉,身上背着一座淡黄色的、螺旋形的小房子,头上还长着两对像天线一样的触角,只见它用扁平的像吸盘一样的足,缓缓地向上蠕动,真是太奇妙了!
这时,我满怀好奇地问妈妈:“妈妈,墙壁上怎么会有一只小蜗牛?”“可能是你姥姥送来的青菜上面的。”“哦,原来是这样,我还以为小蜗牛是从楼下爬上来的了。”说完,我就兴致勃勃地拿来一个小盒子,轻轻地把小蜗牛捉下来放进盒子里,小蜗牛顿时被吓得缩进了小房子里,一动不动。 于是,我就拿水来给它喝,又拿青菜叶给它吃……嘿,这个小东西却不领情,任我用尽各种方法“诱导”,它还是不肯把头伸出来,不吃不喝的,急死我了!一直到下午,小蜗牛还是紧缩着,哎,像这样下去,它一定会没命的。看着可怜的小蜗牛,我难过地对妈妈说:“妈妈,我想还是把小蜗牛放了吧。它可能是想妈妈了。”“好孩子,这就对了,小蜗牛本来就属于大自然的。”妈妈抚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。
后来,我把小蜗牛送回了广场的草地上,奇妙的小蜗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许多,仿佛在对我挥手道别:“谢谢你,小主人!”不一会儿,小蜗牛便消失在草丛中。
今天,刚下完雨,我到楼下院子里透透气,突然看见地上有几只蜗牛在那散步呢!我突然想起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:“蜗牛一般都是在下完雨后才会出来呼吸新鲜空气。”
我出自于好奇,就蹲下来观察。蜗牛爬行的速度很慢很慢,背上背着一个浅棕色圆壳,壳上有一圈圈螺旋形的花纹,它慢悠悠地爬行着,我发现蜗牛的身体上好像没有骨头,身体很柔软,全身滑滑的、湿漉漉的,头部有一对细细的“天线”,那就是它的触角,触角上的“黑珍珠”就是它的眼睛;黑黑的,圆圆的。用来寻找食物;蜗牛脖子旁边还有两个较短的触角,触角上还有两个小气空呢!那是它的鼻子,能闻到很远的食物。这个小气孔很难被人发现,蜗牛用气孔呼吸,它的触角可以伸缩,用手轻轻摸一下,小蜗牛会马上把身体缩进它的壳里,他那柔软的身体,不一会儿,就全部缩进坚硬的壳里了。这时我发现它很像一只海螺。
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层透明的粘液,回到家后我就急忙问爸爸粘液是从哪儿出来的?爸爸告诉我说蜗牛为了保持平衡,就会从尾部分泌出粘液来的,蜗牛顺着粘液可以让爬行速度更快。
蜗牛真是有趣,我喜欢观察蜗牛!
妈妈举着个铁盒子给我看,我好奇地往里一瞧:铁盒子中央竖立着一个咖啡色的螺壳,点缀着黑色条纹,像是“固体咖啡”。难道是海螺壳?再凑近细看,怎么壳底下还有条细细的白边?听了妈妈的介绍,我才知道这位无名氏是白玉蜗牛,是小史送给我的。
白玉蜗牛软绵绵,就叫“绵绵”。
绵绵初来乍到,十分害羞,每每看到它它都只是蜷缩着身子,露出条白边。这次,我终于忍不住了,绵绵,就牺牲你了,我必须立刻看见你的庐山真面目!
“嘿哟!嘿哟”这绵绵的吸盘还真粘,要把它拔离盒子简直比拔萝卜还要难。好不容易把绵绵提到了手中,绵绵害羞地把吸盘粘到一起去,就像个白白胖胖的球儿。左等右盼,淑女般害羞的绵绵终于把触角缓缓地伸了出来,就好像是层层叠叠的皱褶慢慢舒展开来,稚嫩的小胡须也从凹陷处舒展。这模样,还仿佛是一位长须白眉的长者,这家伙,是不是“还童返老”啦?
我把绵绵小心翼翼地放在铁盒子上,尽管我的动作是如此的轻柔,但触觉敏感的绵绵还是不见了脑袋,壳前只剩下了一小块胖嘟嘟的肥肉。
“豆丁,快来看!绵绵把触角伸出来了!”我立马像被闪电击中一样,“腾”的一下从座位上一跃而起,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移到了铁盒旁边。只见,绵绵羞羞答答地露出了一只触角,那触角上上下下地挪动着,仿佛在探测附近有没有敌情。紧接着,绵绵试探性地伸出了另一只触角。一旁的妈妈偏偏就是那么“调皮”,用食指轻轻地碰了一下绵绵的触角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,咱们家胆小的绵绵就又变成一团肉球球了。
再次看到绵绵时它正准备从盒子里面钻出来。绵绵的整个身子全部舒展,趴在墙壁上,向外眺望。两只触角犹如天线一样伸向半空,圆滚滚的小脑袋环顾着外边的风景,摇来晃去,十分惬意。还以为你只会像小姑娘一样文静,专会打盹儿,没想到还有胆子想翻墙而过。我狠狠地把绵绵拎到半空,重新放在盒子的正中央。可是绵绵屡教不改,再次萌生了“想到外面看看”的想法。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——它终于恢复成“正常的蜗牛”,而不是缩在壳中的的肉球了。
咱家生物角加入了绵绵这个新成员,它一会儿胆小如鼠,文静如处子;一会儿胆大包天,调皮如脱兔。真叫人又爱又怜!
文档为doc格式
最新推荐